这些天在上海的街头出现了,国内第一家24小时无人便利店,大约十几平米左右的面积,它的名字叫缤果盒子。与其它便利店不同的是,它24小时营业,而且店内是没有收银员的,你可以自主购物。

























由于app绑定着信用卡等支付方式,app就会在“顾客没注意的情况下”完成结算。实现“拿了就走”的购物体验 。

这样看下来,似乎国内的24小时无人便利店,目前跟Amazon Go还有点差距,就拿选购的便捷度上来说。Amazon Go通过视觉识别,定时捕捉人和物的关系,将支付环节省略。但缤果盒子仍然有支付环节。

创始人也说消费者进店的实名认证方面,是仿效Amazon Go的模式。而且亚马逊方面也称,本来要在今年三月底和大家见面的无人超市也因为技术故障推迟向公众开放。
当然国内要做无人便利店,肯定不止缤果盒子这家了。宗庆后最近也宣布,要在3年开10万、10年开百万家无人便利店。
当然国内要做无人便利店,肯定不止缤果盒子这家了。宗庆后最近也宣布,要在3年开10万、10年开百万家无人便利店。

Moby Store无人便利店
■ 无人便利店没有营业员,只需要人工补货。一个人可以同时维护十家店,以北京市6000元/月的人员工资来算,一个无人便利店的月均人力成本只有600元。
■ 无人便利店通常需要18平方米至30平方米的物业。按照北京便利店物业每平方米日均10元至15元的租金计算,无人便利店每月租金在5400元至13500元之间。
■ 据测算,一间无人便利店日均销售1500元即可在北京大部分区域实现盈利。这意味着只要选址得当,无人便利店可以成为一个稳定的商业模式。
■ 以日本无人售货机的相关数据作为参考,日本无人售货机发展迅猛,平均每年增加30万台,迄今已有600多万台,年均销售额约合人民币3200亿元。
从这个角度看:无人便利店这种新零售方式已经进入下一个风口 (前辈是终端零售机)
从资本的角度看:无人便利店极大的减少人工(一个人可以负责10家店,平均每家店的人力成本是600元),应用场景多(可规模化复制能力强)。同时无人便利店还可以做到,无人便利店、 O2O模式(电商)、茶饮水果吧(体验式消费)、广告(店面外卖做直播广告)、消费金融。当然未来还可以做到N个。
从消费需求角度看:便利店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利,花钱买便利的消费习惯。在90后、00后体现的很明显,在70后、80后的中产富裕阶层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从经营角度看:虽然无人便利店效率高了,成本更低了。但是用户体验降低了,有人便利店靠服务打动人,尤其是大量的夫妻便利店。做的就是熟人、人情生意,卖的是产品价值+感情价值+服务价值。无人值守 意味着完全靠商品与场景来打动消费者,特别是会倒逼便利店的商品供应变革。
风险:无人便利店是否会成为真正的风口,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消费者的素质。无人终端售货机在中国其实使用频率不是特别高(2011年开始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30%间)。我们买瓶水还是愿意去有人服务的便利店购买,无人便利店有存在着变成街头垃圾箱,甚至居无定所人员居住点的可能性。这样会极大的阻碍资本的意愿,
最后总结:从技术角度和消费角度看,无人便利店已经在加快尝试,从资本角度和竞争角度看,传统便利店转型迫切。无人便利店在酝酿风口 从经营角度看,便利店经营要进化升级,无人便利店会在试错中快速发展。
■ 无人便利店通常需要18平方米至30平方米的物业。按照北京便利店物业每平方米日均10元至15元的租金计算,无人便利店每月租金在5400元至13500元之间。
■ 据测算,一间无人便利店日均销售1500元即可在北京大部分区域实现盈利。这意味着只要选址得当,无人便利店可以成为一个稳定的商业模式。
■ 以日本无人售货机的相关数据作为参考,日本无人售货机发展迅猛,平均每年增加30万台,迄今已有600多万台,年均销售额约合人民币3200亿元。
从这个角度看:无人便利店这种新零售方式已经进入下一个风口 (前辈是终端零售机)
从资本的角度看:无人便利店极大的减少人工(一个人可以负责10家店,平均每家店的人力成本是600元),应用场景多(可规模化复制能力强)。同时无人便利店还可以做到,无人便利店、 O2O模式(电商)、茶饮水果吧(体验式消费)、广告(店面外卖做直播广告)、消费金融。当然未来还可以做到N个。
从消费需求角度看:便利店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利,花钱买便利的消费习惯。在90后、00后体现的很明显,在70后、80后的中产富裕阶层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从经营角度看:虽然无人便利店效率高了,成本更低了。但是用户体验降低了,有人便利店靠服务打动人,尤其是大量的夫妻便利店。做的就是熟人、人情生意,卖的是产品价值+感情价值+服务价值。无人值守 意味着完全靠商品与场景来打动消费者,特别是会倒逼便利店的商品供应变革。
风险:无人便利店是否会成为真正的风口,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消费者的素质。无人终端售货机在中国其实使用频率不是特别高(2011年开始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30%间)。我们买瓶水还是愿意去有人服务的便利店购买,无人便利店有存在着变成街头垃圾箱,甚至居无定所人员居住点的可能性。这样会极大的阻碍资本的意愿,
最后总结:从技术角度和消费角度看,无人便利店已经在加快尝试,从资本角度和竞争角度看,传统便利店转型迫切。无人便利店在酝酿风口 从经营角度看,便利店经营要进化升级,无人便利店会在试错中快速发展。